8月16日消息,最新市场预测显示,截至今年年底,按面积计算的全球OLED市场中,中国预计将首次跃居首位。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在高端显示屏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也彰显了其在全球显示产业链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
CINNO 公司 CEO Sally Chen 在 13 日于首尔江南区 COEX 举行的“Display Business Forum 2024”上发表了“中国显示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China Display Market Enter to Next Era)”。
陈 CEO 表示“以面积计算,中国今年在 OLED 市场的整体份额中拔得头筹”,并称“在智能手机用 OLED 面板领域,中国厂商在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占比达到 51%,首次实现对韩国的超越。”
她预测,在今年全球智能手机 OLED 市场,中国厂商将一直维持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她表示“中国面板厂商具备较强的 Display 设计能力和 Tandem OLED 等技术实力”。她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OLED 智能手机面板生产国家。京东方、维信诺目前正在投资大尺寸 OLED,天马和 TCL 华星也在考虑大尺寸 OLED 面板投资”。
陈 CEO 在演讲中也提到,“去年,三星显示在面板厂商中营收额最高,中国头部 3 家厂商合计也不过三星的 10%。”
倘若这一论断准确,那么它揭示了自 2018 年韩国在 LCD 领域的领先地位被中国赶超之后,近期中国在技术门槛更高的 OLED 领域同样实现了对韩国的反超。
从市场调查公司 Omdia 分析资料来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面板厂商在包括中小尺寸 OLED 在内的整体 OLED 市场(出货量基准)占有率达到 49.7%。而一直以来占据第一位置的韩国市场占有率为 49%,下落至第二位。一年前的数据显示,韩国占 62.3% 的份额,而中国为 36.6%。
另外,DSCC 联合创始人 Yoshio Tamura 表示,“中国 OLED 厂商预计亏损高达 20~30%”,并分析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但是,他预计 OLED 投资仍将持续。主要是考虑政府的补贴进行产线增设。
7月5日消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启幕,这一年度科技盛事再次聚焦全球目光。
在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披露了我国在算力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确认中国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这一成就不仅印证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卓越成效,也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算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截至5月底,全国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已达十余个,从全国来看,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30%。
据报道,截至2023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即每秒能完成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算力是计算能力的简称,算力实现的核心是CPU、GPU、FPGA、ASIC等各类计算芯片,并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
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电信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已完成英伟达H800、华为H910B等1000台GPU服务器的部署工作,中心算力规模达到3500P。
随着该中心1000台GPU服务器稳定运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000P,达到5300P。
近日消息,全国范围内共计120座北斗探空站实现了同日500百帕高度的第一批次气象数据的实时传输,所有站点的首批信息均成功上载至中国气象局的“天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此举象征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气象探测领域的平行对比应用正式迈入全面实施阶段。
平行比对,即在同一时段、同一区域内,采用 L 波段探空与北斗探空两种方式进行同步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对比分析。自 2022 年 8 月在广东气象部门启动北斗探空系统组网观测业务化试点以来,经过两年不懈努力,120 个探空站北斗探空系统建设全部完成,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平行比对,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气象探测中心”)气象观测实时业务平台的大屏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探空系统的观测数据对比情况。
在时效性上,北斗探空上升段数据总体时效优于 L 波段探空数据;在数据质量上,以风速为例,点开任意一个探空站的数据对比界面,可以看到代表北斗探空数据的一条绿线和代表 L 波段探空数据的一条红线几乎重叠,偶有波动。“这意味着北斗探空数据整体准确,在细节上更加精准。”气象探测中心基地室副主任郭启云说。
此前,7 月 1 日,中国气象局启动全国第一批北斗探空平行比对工作。7 月 20 日,今年第 4 号台风“派比安”来袭,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气象部门利用北斗探空系统,与气象卫星、无人机、雷达等开展南海台风协同观测,北斗探空下降段观测资料填补了午后探空数据的空白,有力支撑台前线状对流的潜势以及登陆后台风强度的研判。7 月 24 日,今年第 3 号台风“格美”逼近福建沿海,浙江洪家、福建福州及广东各探空站开展北斗平漂探空,数据用于预报服务,为台风路径预报检验提供了支撑,发挥了良好效益。
2023 年,广东气象部门首次在数值模式、天气预报、卫星遥感等领域常态化应用北斗探空数据,借助精准的北斗探空数据,广东气象部门对台风“海葵”72 小时和 90 小时路径误差分别减小 3.94%、2.86%,72 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
获悉,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进气象探空升级换代各项工作,预计到 2025 年底,我国将建成站间距 150 千米左右的地空物联网,北斗探空系统正式业务运行,实现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
mobile3g.cn 版权所有 (C)2011 https://www.mobile3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008086号-42